音乐剧《泰坦尼克号》由穆雷·叶斯顿作词作曲,彼得·斯通编剧,于1997年首演于百老汇。该剧横扫了1997年的托尼奖,赢得了提名的全部5个奖项,包括最佳音乐剧和最佳音乐(也是叶斯顿第二次获得这两个奖项)。《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4月15日在处女航时沉没的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远洋客轮上。
背景
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被发现,这引起了叶斯顿的兴趣,希望能够创作一部关于这次著名灾难的音乐剧。"吸引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因素是这艘船代表的一些积极意义--1) 即便可能会出现悲剧性的失败,人类对伟大的艺术品和技术壮举依然有着不懈的追求;2) 船上乘客的梦想:三等舱,移民去美国追求更好的生活;头等舱,永远维持他们的特权地位。冰山在同一时间击碎了所有这些梦想,而接下去乘客和船员的性格转变对我来说似乎在舞台上有着巨大的情感和音乐表达潜力。"
斯通和叶斯顿知道这个想法对于音乐剧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主题。叶斯顿曾解释说:"如果你没有不畏风险敢为人先的精神,你就不应该干这一行。那些保险的戏往往反而不会成功。你必须非常勇于开拓,而我非常想要拓宽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叶斯顿看到这个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世纪之交的英国文化,英国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它在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浪漫化。"为了在舞台上描绘这些,因为这是一部非常有英国风格的剧,我知道我得创作类似埃尔加、沃恩·威廉斯等,跟那个时代的作曲家色彩比较接近的音乐;对我来说这次我将有机会前所未有地把一些交响乐传统元素带到音乐剧中。非常令人振奋。"
《泰坦尼克号》舞美布景昂贵,无法按惯例在纽约城外先行试演。1997年,《泰坦尼克号》的预演在百老汇伦特-方特恩剧院举行,期间出现了各种技术问题,但最终都在首演之夜前得以解决,因此开局收获的评论褒贬参半。《纽约客》是首个给出好评的媒体:"似乎已经预见了这部剧会失败;一部音乐剧,去讲述史上最悲惨的,有1500多人丧生的处女航明显,明显太荒谬了……但令人震惊的是,《泰坦尼克号》依然严肃又富有娱乐性,忧郁又令人愉悦;你会逐渐发现你在美国音乐剧院额外的真诚当中。"
尽管该剧赢得了5项托尼大奖(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并且有罗西·欧唐纳的站台,还是连演了804场,出现亏损后就下档了。该剧的原声专辑获得了格莱美奖的提名,在之后的20年里,该剧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几百个专业和业余的制作版本,成为了全美和国际音乐剧界的一部重要作品。
虽然该剧首演与电影《泰坦尼克号》首映在同一年,内容也同样是关于这艘不幸的沉船,但两者之间并无关联。